用户登录

对付恐惧 (2012年9月)

孔芝

隔壁的花猫贼贼地三步并两闯进我窗前的花槽,花槽的花已凋谢,只剩泥巴。不晓得这可恶的猫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每早在小花槽上厕所的习惯。我曾经考虑用拖把棍戳它,吓唬它,把它赶走;顾虑到我来德国才两个月,它是本地猫,俺是外来人,我这样做会得罪邻居,招来指责。我也听过西方人爱猫如子,搞不好让猫主告我虐畜,重则惹来官司,轻则警察上门调查警告,所谓猛男不及地头猫,我只好忍气吞声,不敢轻举妄动。(小山东来信)

每年秋季都会收到一些新生来信和电话查询,常让我想起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名言:“我们唯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

恐惧是因估量某些想像的危险或以往可怕的经验将会发生而引起的紧张感觉。恐惧不全是坏的,有些恐惧是可以增加我们的警觉性,保护人身安全的。例如,害怕在治安差的地区走夜路。以下列举初来德国念书或做研究的华人生活中常见的三类恐惧和反射行为:

1. 失去自主的恐惧:害怕被禁闭,被规限,被压倒,瘫痪,被制服,被控制。
前面小山东的来信,明显表达出他现身处异国,寄人篱下的沮丧。想对付一只无礼的猫,却怕惹官司或邻居的指责,害怕因而失去自主甚至自由。有些学生在德国,生病无论大小,都不肯去看医生。半夜身体闹毛病,不肯去急诊,怕查出什么立马被扣留医院。身体长期出问题,明明已预约,最终还是不肯去检查,害怕接受治疗,吃药,打针,住院,忌口,卧床疗养;这全是一个失去自主,日常作息被瘫痪,被限制的过程。

2.分离的恐惧:害怕在社会中被遗弃,拒绝,被孤立,不被尊重,珍爱和重视。
在人群中害怕被隔阂分离,成为没人要的孤儿。华人学生因这种恐惧出现两极的表现:一种是全面投入德国朋友的圈子,拒绝接触任何华人,华语,华人的文化等。另一种是全然躲在华人圈子,从不结交“非我族类″。小组功课躲在华人堆里,明知有德国同学成绩比自己好,或更明白教授的要求,却不敢去求助请教,怕被当面拒绝,或显出自己在班上孤立的现状。

3. 受羞辱的恐惧:惧怕失去自尊,惧怕自己不再有价值,不再可爱,没有能力。华人学生来德国学习,很快就晓得德国教授着重个人的主动性和独立能力,除了考试和功课,导修课上Präsentation,带领讨论和课堂参与发言都属必要。可华人同学常因语言障碍不愿去上课,讲德语带口音或语法不好,上课不肯发言,也不发问,考试时临阵退缩,全源于害怕当众出丑。因恐惧带来的无能感和无力感很快磨损学生初来留学的雄心壮志。

我来提供对付恐惧的4A方案:Awareness,Ask,Alternatives,Action

Awareness 认知:知道并承认自己的恐惧,下决心承认而非否认,面对而不是逃避。
Ask 发问:探究自己恐惧的来源,究竟害怕什么?害怕谁?
Alternatives 选择:知道自己恐惧的内容和因恐惧而生的反射行为,探究自己可有什么有意义,有效的行动代替自己的反射行为。
Action 行动:不要光想,立马行动。

德国华人基督徒群体中学生学者很多,我们会举办很多免费的迎新活动、圣诞节聚会或特备讲座;诚意帮助新来德国的你对付恐惧,适应新生活;德国中文图书馆免费借阅中文书,帮助你有效学习,应付压力。特为华人提供的免费心理辅导服务,管惠萍博士自己就打过这留学德国的心理仗,欢迎你来电交流。